酸度(Acidity)
其實,葡萄酒都是酸的,PH值在2.5~4.5之間(7是中性)。由于有其它元素的平衡,所以喝起來并沒有覺得很酸(如果喝起來特別酸,那說明酒釀得不好)。其實可樂比葡萄酒還要酸,但同時也很甜,所以喝起來并不覺得有多酸。
品味酸度,需要用舌頭兩側。還有一個判斷準則是喝酒之后,唾液的分泌量和酸度成正比,越高酸,唾液分泌越多。酸度是葡萄酒的靈魂,使葡萄酒充滿活力,同時也是判斷葡萄酒能否陳年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葡萄越成熟,糖份越高,酸度則越低。葡萄剛好成熟的點(糖份和酸度剛好達到平衡),是釀酒師夢寐以求的。換言之,天氣相對寒冷的產區(qū),由于葡萄難以完全成熟,釀造的酒會相對更酸爽。
單寧(Tannin)
單寧是葡萄酒的骨干,是支撐葡萄酒口感的重要元素。單寧是天然的抗氧化物,是葡萄酒得以陳年的又一重要因素。同時也是鎖住年齡的秘密,是SK-II最大的競爭對手。
單寧來自葡萄皮、葡萄籽、葡萄梗和橡木桶。因此只有紅葡萄酒或經過橡木桶蘊藏的葡萄酒才有單寧(白葡萄酒沒有浸皮發(fā)酵),想要通過喝葡萄酒抗衰老的朋友要注意這點!在葡萄藤的時候,單寧保護葡萄;釀成酒之后,單寧保護酒;人喝酒之后,單寧保護人。
單寧就是造成口腔中干澀感的元兇。單寧越高,口腔越干澀。單寧很高的葡萄酒會清潔口腔中的蛋白質,因此非常適合搭配肥膩的食物,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。
酒精(Alcohol)
糖+酵母=酒精。糖份越高,酒精度則越高,在溫室效應的大環(huán)境下,可以預期葡萄酒的酒精度將會越來越高(溫度越高,葡萄越成熟,糖份越高)。酒精度的高低可以通過“酒腳”得以體現,酒腳越多越粗,流動越慢,酒精度越高。(記住酒腳只能體現酒精度,并不能用以衡量葡萄酒的品質)
酒精是葡萄酒陳年的另一重要因素。但要注意的是,對于非加強葡萄酒(酒精度低于16%)而言,高酒精度反而不利于葡萄酒陳年。酒精度越低,陳年潛力越強。但當酒精度高于一個點,如加強酒,酒精度越高,酒的保存能力則越強。因此以前沒有冷藏技術出現的時候,加強酒(釀酒過程中加入烈酒,增加酒精度)才是主流。
酒體(Body)
酒體并不是一個專業(yè)術語,而只是葡萄酒的風格在口腔中的體現。前面介紹的四個元素(甜度、酸度、單寧、酒精)都會影響酒體。酒體輕盈還是飽滿,就相當于喝水和喝牛奶的區(qū)別。
高酸、低酒精、低單寧、低甜度——酒體清爽輕盈
低酸、高酒精、高單寧、高甜度——酒體飽滿澎湃
不管是吃得清淡,還是重口味,總有一款葡萄酒適合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