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佳釀網(wǎng) > 酒文化 > 酒生活 >

這些獨占園葡萄酒背后都是些什么神仙經(jīng)歷?

2019-01-04 09:50  中國酒業(yè)新聞  佳釀網(wǎng)  字號:【】【】【】  參與評論  閱讀:

談及獨占園(monopole),想必大家再清楚不過。所謂獨占指的是某塊葡萄園專屬于一家酒莊或酒商,許多愛好者更是能扒拉著手指頭列出一串知名獨占園的名字。但我們真的了解它們嗎?今天筆者想同大家一起,穿過歷史的長河,去揭開它們背后的故事。

Château-Grillet

一個人站成一支隊伍這句話,與Château-Grillet的情形,再相似不過。在這里,整個產(chǎn)區(qū)只有一家酒莊,而酒莊又坐擁整個產(chǎn)區(qū)。

對Château-Grillet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, Probus皇帝在Condrieu 和Château-Grillet種滿了從達馬提亞(Dalmatia)帶回的葡萄。Château-Grillet附近的Saint-Roman-en-Gal考古遺址中留存著大量馬賽克壁畫,其中有一幅展示了包括破碎葡萄在內(nèi)的慶祝豐收的景象。

而在這里進行葡萄的種植釀造也許與古羅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(lián)系。古高盧部落阿洛布羅日人(Allobroges)獲得了羅馬公民身份,因此有權(quán)種植葡萄。而羅納河谷右岸正是阿洛布羅日人的領(lǐng)地。18世紀,Château-Grillet早已名聲在外,托馬斯杰斐遜(Thomas Jefferson)的到訪就足以證明。此外,1814年, Chateau de Malmaison(拿破侖一世第一任妻子約瑟芬·德·博哈內(nèi)斯皇后的住所)的酒窖酒單記載有:296瓶Grillet葡萄酒,每瓶以592法郎購得。Château-Grillet的價格一度與Hermitage和Côte-Rôtie價格持平甚至超過這兩個產(chǎn)區(qū)。1827年,Neyret-Gachet家族買下Château-Grillet,并于1936年向法國政府提出原產(chǎn)地保護申請。

1936年12月11日,法國政府準予通過其申請,因此Château-Grillet成為了法國最早獲得法定產(chǎn)區(qū)認證,也是當時面積最小的AOC。2011年,Château-Grillet被轉(zhuǎn)手給Pinault家族(拉圖酒莊所有者),由Frédéric Engerer進行管理。

Grillet位于羅訥河右岸,Vérin村和Saint-Michel-sur-Rhône(盧瓦爾省)之間,占地3.5公頃,在這里種滿了平均藤齡45歲的葡萄藤。海拔105-200米的陡峭朝南斜坡上開出層層梯田,極像古羅馬的圓形劇場,特殊的地形使這里擁有充足的陽光,免受北方密史脫拉風(Mistral)的侵襲。作為Grillet的王者,維歐尼(Viogner)在這種獨特環(huán)境下表現(xiàn)出的是馥郁的香氣,厚實的結(jié)構(gòu)、極高的集中度以及更強的陳年潛力。
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本站)

Sassicaia

因為一支酒,整塊葡萄園獲得了DOC標簽,酒生巔峰也許就是這樣了吧。

上世紀40年代的Tenuta San Guido還只是Bolgheri小鎮(zhèn)里一塊籍籍無名的土地,作為馬里奧·切薩·德拉·羅基塔侯爵(Marquis Mario Incisa della Rocchetta)的夫人Clarice della Gherardesca的嫁妝,隨其嫁入Rocchetta家族。

二戰(zhàn)過后,Mario侯爵與妻子回到Bolgheri,打理起Tenuta San Guido。一番考察之后。Mario發(fā)現(xiàn),這里的土地與波爾多左岸的土質(zhì)十分相似。愛極了波爾多葡萄酒的Mario侯爵在這塊土地上種滿了赤霞珠和品麗珠,并給這塊葡萄園命名為Sassicaia,意為許多石頭的區(qū)域。Sassicaia的第一個年份在1945年正式裝瓶。但習慣了清淡口味的人們并未對其產(chǎn)生興趣,當?shù)氐木圃u家也并不看好。因此,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這些葡萄酒都只在家族內(nèi)部飲用,也有一小部分葡萄酒被儲存在Castiglioncello di Bolgheri酒窖。但漸漸地,Mario侯爵意識到,這些陳年的葡萄酒慢慢起了變化,在嘗過這些酒后,他的兒子Nicolò和外甥Piero Antinori(安東尼世家酒莊掌門人)極力鼓勵他將Sassicaia推向市場,同時Piero還請釀酒大師Giacomo Tachis前往協(xié)助自家舅舅。

1968年, Sassicaia首次商業(yè)化上市,并迅速成為了可以與最優(yōu)質(zhì)波爾多相媲美的赤霞珠。10年后,在Decanter舉辦的“偉大的波爾多”品鑒會上,Sassicaia力壓11個國家的33款葡萄酒,一舉奪魁。1994年,Sassicaia被授予DOC標簽——Bolgheri Sassicaia DOC,成為寶格利(Bolgheri DOC)產(chǎn)區(qū)的子產(chǎn)區(qū),這也是意大利唯一一個被授予單獨DOC的酒莊。

不過論起獨占園來,最多最知名的地方大家肯定門兒清。

在風土尤為重要的勃艮第,獨占園概念顯得尤為重要。并且由于拿破侖法典中規(guī)定,遺產(chǎn)將由子女平分,而平分的土地有的幾經(jīng)易手,早已不屬于家族,因而,在勃艮第,想要擁有一塊獨占園,尤其是特級獨占園,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。

La Romanée Conti

最初的La Romanée Conti只是勃艮第公爵Hugues 二世捐贈給圣維旺修道院眾多未經(jīng)土地中的一塊。對土地重新進行整理劃分后,修道士們給它命名為五人田Le Cloux des cinq Journaux,這即是La Romanée Conti前身。沒有人知道,數(shù)百年之后的它成為了世上最耀眼的葡萄園。有荊山玉,更要有識玉人,細心雕琢,方顯本色。

(Journaux是古時候法國土地的計量單位,1 Journaux約合5.1畝,即0.34公頃,表示一個勃艮第酒農(nóng)用馬一天能耕作的面積。為了便于表達,這里把1 Journaux稱為一人田。)

1512年,Le Cloux des cinq Journaux已經(jīng)被更名Clos de Cloux,隨后銷聲匿跡。1584年,這塊土地第一次種植了黑皮諾,而這也是Clos de Cloux暌違72年后,再現(xiàn)人間。自此開始Clos de Cloux頻頻易主。1651年,一份租約顯示Clos de Cloux已然更名為La Romanée,此時其價格也成倍上漲。1760年,更以92400里弗被康帝王子購入。法國大革命爆發(fā)后,La Romanée被收歸國有,隨后冠上Conti親王的名字進行拍賣。

輾轉(zhuǎn)數(shù)十年,La Romanée Conti園生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(xiàn)了,家財雄厚作用眾多名園的Jacques-Marie Duvault-Blochet(DRC現(xiàn)任莊主Aubert de Villaine的祖先)將其收入囊中,并立下遺囑LaRomanée Conti必須保持完整,只能傳承,不可分割。

歷經(jīng)幾代傳承,Aubert de Villaine的父親Edmond Gaudin de Villaine接掌DRC,之后的情節(jié)估計大家都倒背如流了。多重危機使得酒莊經(jīng)濟下滑,Henri Leroy購入DRC 50%股份,Aubert de Villaine成為DRC現(xiàn)任掌門人,而Henri之女Lalou Bize-Leroy 加入24年后離開DRC。

La Romanée Conti位于Vosne Romanée村,總面積1.8公頃,平均藤齡53年,產(chǎn)量2500公升/公頃。園區(qū)管理融入生物動力法理念,整個釀造過程臻于至善。無論從風土層面或是其他,La Romanée Conti早已站上神壇,成為了最為神秘最為傳奇的葡萄園。

La Tâche

在勃艮第鼎鼎大名的特級園中,La Tâche無疑是其中的前三甲。這塊葡萄園同La Romanée Conti是DRC旗下唯二的獨占特級園。近20年,莊主 Aubert de Villaine 開口閉口都是這塊園,似乎在吶喊:你們?yōu)槭裁纯床坏剿淖吭剑牟环?

有記載的La Tâche最早的主人是勃艮第地區(qū)議會主席Jean-Baptiste Le Goux de la Berchére (1568 – 1631)。1738年,他的后輩第戎議會主席Joseph Joly de Bévy繼承了La Tâche并最終傳給了兒子Louis-Philibert。無獨有偶,同樣身處法國大革命浪潮的La Tâche同樣難逃被充公拍賣的命運,為了賣個好價錢, La Tâche也冠上主人的名字,變成了La Tâche Joly de Bévy,此時的La Tâche僅有1.42公頃。這次拍賣后, La Tâche幾經(jīng)轉(zhuǎn)手, 最終在1815年,歸入Liger-Belair家族。

俗話說得好,人紅是非多,當然,園紅也是。La Tâche與旁邊的Les Gaudichots(高迪匈)園區(qū)界定并不明顯,就著這個機會,J.J.Lausseure家族開始將自家的Les Gaudichots冠以La Tâche出售。更神奇的是,Liger-Belair家族不光默許了,并且也購入了0.027公頃的Les Gaudichots,同樣干起了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。這兩家一亂,又一個人坐不住了,DRC創(chuàng)始人Jacques-Marie Duvault Blochet借機大量購入Les Gaudichots的土地,并在文件中將其標為La Tâche。

終于回過味兒的Liger-Belair家族訴諸法庭,然而并未成功。1930年,DRC酒莊甚至將手頭所有Les Gaudichots都以La Tâche裝瓶。這一行為徹底讓Liger-Belair家族炸了毛,繼續(xù)上訴卻依然是屢告屢敗,最終INAO(the Comtie National d’Appleation d’Orgine)裁定,Les Gaudichots更名為Les Gaudichots ou La Tâche,歸入La Tâche地塊。

1929年金融危機帶來了巨大沖擊,Liger-Belair旗下的Maison C. Marey宣告破產(chǎn),隨后Liger-Belair伯爵夫人(Comtesse Liger-Belair)去世,她的10個繼承人最終賣掉了手頭的葡萄園。瞅準機會的DRC酒莊收購了其手下的La Tâche Joly de Bévy和一些Les Gaudichots地塊,并將La Tâche Joly de Bévy和Les Gadichots ou La Tâche合并為La Tâche獨占園。

如今的La Tâche總面積達6.062公頃,葡萄藤與La Romanée Conti同根同源的它出產(chǎn)酒體極為飽滿,結(jié)構(gòu)緊實,香氣復雜的葡萄酒。曾經(jīng)也有很多人對它持有懷疑態(tài)度,認為它名氣大過實力,然而今天的它已經(jīng)靠自己的品質(zhì),出產(chǎn)了世界上最為昂貴和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之一。

La Romanée

作為勃艮第三大園之一的La Romanée是法國最小的AOC產(chǎn)區(qū),面積僅為La Romanée Conti的一半。目前La Romanée是Liger-Belair酒莊的獨占園。

據(jù)記載,起初的La Romanée被分為6個地塊,1760年繪制給Conti王子的地圖和La Romanée的稅務記錄就證實了這一點。而今,這塊土地能夠變成一塊更比六塊強,著實應該歸功于路易·里杰-貝奈爾 (Louis Liger-Belair)。是的,你沒看錯,就是曾經(jīng)擁有La Tâche的那個家族。18世紀,他通過聯(lián)姻獲得了LaRomanée其中一個地塊,在當時,這塊地被稱為Aux Echanges。隨后的12 年里,Louis不斷購買其他幾個地塊并將其合并,并且在第戎對La Romanée這個名稱進行注冊,在Louis的努力下, La Romanée最終成為了Liger-Belair家族的獨占園。

老話講,富貴無三代。完整的La Romanée堪堪度過一個世紀,當時的掌家老太太就過世了。當時的法律規(guī)定,未成年人不得繼承土地,而能繼承土地的人也無法即刻提取遺產(chǎn),生怕分不到遺產(chǎn)的后輩們一合計,干脆,把這園子賣了折現(xiàn)就得了。這批被變賣的園子就包括La Romanée, Tâche以及一級園Aux Reignots。

家族里有一位叫做Just Liger-Belair的后輩,不忍看到祖宗基業(yè)就這么毀于一旦,拼盡全力與傳奇釀酒師Rene Engel競爭,總算為家族保下了La Romanée 和Aux Reignots。本職是神父的Just Liger-Belair無暇顧及葡萄園,便將其租賃給其他家族或佃農(nóng)耕種,直至2002年,Liger-Belair家族第七代繼承人Louis-Michel Liger-Belair重獲La Romanée葡萄園的種植權(quán),命途坎坷的La Romanée終于歸位。

結(jié)構(gòu)飽滿,酸度豐沛,果香濃郁,極盡平衡。這塊面積僅0.8452公頃的特級園能夠與La Tâche、LaRomanée Conti比肩,并非是靠傳奇故事,而是酒中爆發(fā)出的無窮潛力。

La Grande Rue

處于“別人家的葡萄園”的包圍圈中,La Grande Rue(大街園)理所當然的被拿來與周圍的園子比較,甚至它的名字也是因為連接兩塊頂級名園的土地得來的。目前,La Grande Rue是Larmache酒莊的獨占園。

地圖顯示,La Grande Rue被La Romanée Conti、La Tâche、La Romanée和Romanée St Vivant包圍在中央。而這塊被眾多特級園圍繞的葡萄園沒能盡早成為特級園的原因,居然是因為不舍得錢。

有史料記載的La Grande Rue最早的主人(1450年)來自Richard de Chissey家族。法國大革命之后, Marey家族拍得La Grande Rue,將其送給 Guillaume Felix Marey與Félicité de Champeaux de La Boulaye,作為新婚禮物。1934年,Guillaume Felix Marey的女兒Ludovie Marey與Liger-Belair家族的Comte Louis Charles聯(lián)姻,夫妻倆又將La Grande Rue歸入女兒的陪嫁之中。是的,名園收割機Liger-Belair家族又出現(xiàn)了。當然,這次Liger-Belair家族只是倒了一手,園子還沒怎么捂熱乎,轉(zhuǎn)頭就讓Joseph de Champeaux連閨女帶園子娶走了。

大蕭條時期,La Grande Rue掛牌出售,兜兜轉(zhuǎn)轉(zhuǎn)落入Henri Larmache手中。而正在這一時期開始進行葡萄園等級認定。當時的酒農(nóng)十分貧窮,特級園與一級園葡萄酒的賦稅差與價格差并不對等。經(jīng)過一番考慮,Henri 選擇將La Grande Rue留在一級園層級。

1984年,Henri的兒媳Marie-Blanche提交了升級申請,直至1989年,才被認定為特級園,由于政令的延遲,最終在1992年,La Grande Rue被正式獲準升為特級園。作為Vosne Romanée最后一個特級園,無論是酒質(zhì)還是對風土的表達,La Grande Rue與其他特級園都仍存有一定的差距。

Clos de Tart

勃艮第五大特級獨占園中,只有Clos de Tart不屬于Vosne Romanée村。它位于Morey-Saint-Denis村,目前是Mommessin酒莊的獨占園。

這塊葡萄園自有記載起,僅歷經(jīng)了4任主人。Clos de Tart的歷史可追溯至1411年,西多會的修女在此建立了上大德修道院(Tart-le-Haut),而他們擁有的這塊葡萄園也被稱為“大德園”。此后,大德園始終歸屬教會管理。法國大革命期間,Clos de Tart被Claude-Nicolas Marey拍得。1932年,大酒商莫門森(Mommensin)又以40萬法郎的價格收購Clos de Tart。1996年,應Mommensin家族邀請,勃艮第第一書作家沙利文•皮特爾(Sylvain Pitiot)正式擔任大德園的釀酒師。2017年10月27日大德園被拉圖酒莊莊主弗朗索瓦·皮諾特(François Pinault)控股的阿爾特彌斯酒業(yè)集團(Artemis)收購。

自沙利文•皮特爾(Sylvain Pitiot)進入酒莊后,他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。降低產(chǎn)量,注重品質(zhì),追求完美成熟度,分批釀造等措施,這些管理方式一掃Clos de Tart之前平庸的酒質(zhì),使大德園煥發(fā)了新的生機。

    關(guān)鍵詞:獨占園 葡萄酒  來源:酒斛網(wǎng)  崔琳
    商業(yè)信息